中国的100多种毒蘑菇图鉴,千万别吃
1、肉褐鳞环柄菇在夏秋季生于落叶林中地上,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和西北地区,直径6~6cm,是另一种危险的毒蘑菇。条盖盔孢伞直径1~3cm,生于热带至南亚热带林中腐殖质上或腐木上,分布于华中、西南地区,盔孢伞属中的多种菌类具有致命毒性。亚稀褶红菇在南方导致的死亡数可能占毒菌致死总数的20%以上。
2、首先,我们来说说新疆常见的毒蘑菇之一——致命鹅膏。这种蘑菇外形与可食用的白蘑菇极为相似,但在毒性上却有着天壤之别。致命鹅膏含有毒素,误食后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。此外,还有黄盖鹅膏,这种蘑菇外表金黄,却含有毒肽和毒伞肽,食用后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受损。
3、在《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》中,明确标识的有毒菌即有52种,如褐鳞环柄菇、肉褐麟环柄菇、白毒伞、毒伞、秋生盔孢伞、绿帽草、毒蝇草、鹿花菌等。
4、将采摘的新鲜野菇撕开,无毒的一般分泌物是清亮的(个别是白色),菌面撕断不变色;有毒的通常有浓稠的分泌物,呈赤褐色,在空气中易变色。气味 无毒蘑菇一般具有特殊的香味,有毒蘑菇是常见的怪味。
5、使用对照法:通过参考适应当地环境的彩色蘑菇图鉴,逐一比对来识别可食用和有毒蘑菇,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。观察形状特征:有毒蘑菇通常表面较为黏滑,菌盖常附着杂质或生长补丁状斑点。菌柄上常有菌环,而食用蘑菇很少见菌环。
不能吃的野生蘑菇图片,如何判断野生蘑菇是否可以吃
看生长地带: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、栎树上,有毒蘑菇生长在阴暗、潮湿的肮脏地带。 看颜色: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,有红、绿、墨黑、青紫等颜色,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,采摘后易变色。
看蘑菇颜色,色彩艳丽、有光亮迷离的菌面或菌柄有黏滑液体分泌物的不可食用。 可以先闻一闻蘑菇有没有特殊的怪味,如果是有苦味、酸味或鱼腥味的一般不可以食用。 还可以用手指在蘑菇伞盖上抹一下,有滑腻感的一般不可以食用。
诀窍四:辨识不能吃的野生菌。譬如毒鹅膏菌、粪菌、草菌、石灰菌等,这些属于剧毒的菌子最好不要随意采拾或者购买,尤其是颜色特别鲜艳、霉变、菌帽上有疙瘩或者特别小看不出来的菌子。
能使大蒜瓣变深色,无毒蘑菇则不会。风味有毒蘑菇吃起来多为酸、辣、苦、麻,而无毒蘑菇则有鲜味。注意事项某些特殊的毒蘑菇不能用上述方法鉴别,对不确定的野生蘑菇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确定后才能食用,切忌不能凭经验鉴别蘑菇是否有毒。
野生菌十分的鲜美,但是很多蘑菇其实是有毒的,我们平常该如何分辨,蘑菇是否有毒呢?又是为什么吃蘑菇中毒后会出现幻觉呢?看形状 在采摘野生蘑菇的时候首先要观察其形状,有毒的蘑菇伞柄上有菌轮,根部带有囊胞伞柄不宜撕开,或是撕开之后有白色或是黄色汁液流出的就是有毒的了。
【三农技术讲台】毒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
1、白毒伞,外形与食用蘑菇相似,易误食,主要分布在黧蒴树下,毒素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,50克左右的菌体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,主要导致肝、肾、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损害。
2、让我们聚焦九种极具代表性的毒蘑菇:毒蝇伞,其分布广泛,可能引发胃肠不适;白毒伞,它的毒素强大,对肠胃和神经系统造成显著损害;铅绿褶菇,分布于湖北、湖南等地,其毒素可能导致中毒死亡,治疗需以解毒和保肝为主。
3、麻母鸡菌:形似鸡毛,颜色麻灰。朵大,味鲜。麻栗窝 生长于麻栗树下,成簇生。味美。马屁泡:又称马勃菌,圆形,味美。大红菌 为野生珍菌,内含氨基酸,维生素等成份,能安神补血。鉴别方法:朵大脚粗,颜色深红为大红菌;朵小脚细为另类红菌,有毒的,不能食用。水鸡纵 形似鸡纵,味相似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